
小佛爺說
具備天生智力是個巨大的優勢,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即便是智商高的人,有時候也會達不到自己所要的成就,原因是聰明的人身上有五個缺點,會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己的心態所害。不過,一旦了解了這些缺陷,找到正確的方法,你同樣可以把它逆轉過來。

馬克小時候一直都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之一。他的事業很成功,可是他常常會看到以前學校成績比他差的人,現在卻取得了比他更大的成就,而且他公司里的一些同事也早已超越了他。他有時候會想:「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感覺似曾相識嗎?或許你的情況和馬克一樣,又或者你的員工或親人也有着同樣的感受。
毫無疑問,具備天生智力是個巨大的優勢,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即便是智商高的人,有時候也會達不到自己所要的成就,原因是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己的心態所害。
點擊下方卡片進入i哈評小程序
開啟中英雙語對照閱讀↓
好消息是,如果你正處在這種情況,一旦了解了這些缺陷,你就可以把它逆轉過來。我經常在聰明的人身上找到這五個缺點:
1、聰明的人有時會過於注重智力,同時又忽略其他技能(例如建立關係)
有些時候,聰明的人會仗着自己的智力,把成功視為必然,從而認為其他技能都不重要。舉個例子:一個不擅長職場交際的人可能會覺得職場交際很麻煩,於是不把它當作自己職務的一個核心技能。他們也有可能認為,作為秘書就必須友善,但是作為高管就沒這個必要,於是不花時間和精力培養這些技能。
這種看法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大多數人天生就想充分利用自己的強項;對於自己天生較不擅長的技能,他們反而不願多做思考。一般來說,聰明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智力的價值,還被不斷告知自己聰明絕頂;上學之後,他們也比別人更容易體驗到成功。因此不難明白,這一切將導致他們長大後依舊注重自己的智力。
然而,在大多數職場中,若要取得成功,你需要的就不僅僅是天生智力而已了。只關注自己的最大強項,卻又不解決自身弱點,到頭來可能會害了自己。
解決方法
你要利用自己的強項來克服自己的弱點。如果你擅長學習,你可以直接去學習你天生不擅長的技能。你不必改造自己的個性,但是你除了需要有學習策略之外,也需要採取建設性的態度。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變得更擅長職場交際,就要找出並學會三種職場交際的方法。
2、對聰明的人來說,團隊合作是一件令人苦惱的事
一個能迅速掌握概念、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很難與一個需要花更長時間處理信息、掌握概念的人共事。在學校,有些人的同學不比自己聰明,導致他們覺得學習受到了阻礙;年紀輕輕的他們,可能早已因此而對團隊合作感到苦惱。或許你也有過這種感受:參加小組項目的時候,大部分的工作可能都是由你完成的;當課程進度太慢的時候,你可能曾因為上課時做白日夢而挨罵過……而這類情緒,有可能在生命中的任何時候再次被觸發。一個小時候受過情緒創傷、長大後又被觸及痛處的人,常常會在內心產生過度的反應。
此外,聰明的人(特別是完美主義者)有時候很難把工作委託給別人,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能把任務做得更好,不管是不是真的如此。
解決方法
對於你內心的反應,你要懂得同情自己,也要了解這些反應的源頭。但是你也必須清楚,多樣化的思想對團隊是有好處的。
3、聰明人的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與自己的智力掛鈎
這種現象不但使他們失去韌性,還會促使他們迴避某些狀況。如果你的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了自己的智力上,一些會讓自身缺陷暴露出來的情況,可能讓你難以應付。這類情況包括:與更熟練或更聰明的人共事、遭到批評、冒險失敗。凡是讓聰明人自覺不聰明的狀況,都會令他們受到極大的威脅。聰明人甚至會試圖避開這類情況,致使他們的事業受到阻礙。
解決方法
客觀地說,總會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聰明,而且與這些人共事,對你是有好處的。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自己身旁都是聰明的人。記住,鐵可以磨鐵。與你所信任的人建立關係對你有益,因為他們可以給予建設性的反饋。這些人要相信你的整體才華和能力;你越是習慣讓他們批評你,你就越容易接受批評了。
4、聰明的人很容易感到無聊
聰明和好奇不完全一樣,但是如果這兩個品質你都具備,你很容易就會厭倦重複性的工作。有些人的成功源自於創造力,但是又有些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反覆的實踐讓他們當上了小眾領域的專家。如果你又聰明,又好奇,又愛學習,一旦學會了某個技能,你可能很快就對它失去興趣。
對你來說,與其去執行無聊的工作,不如持續地學習新事物。找到小眾領域、重複同一做法,雖然會比學習新事物還要賺錢,但它也有可能讓你覺得太無聊、太沒有挑戰性。
解決方法
如果要取得成功,你就要試着以大局為重。忍受一點點的無聊,以獲得輕鬆勝利,有時候是很值得的。你不必嘗試巨大的改變,但是你要嘗試忍受短時間的無聊(可以是幾分鐘,也可以是幾個小時),說不定這樣做會對你的成功有益。舉個例子,你可以每周花五個小時,從事某個單調但又賺錢的活動。此外,你也要騰出足夠的時間,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包括工作、愛好、健康、自我理解等等)進行學習,以滿足你對學習的喜愛。
5、聰明的人有時候會把深入思考和反思當作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
聰明人早已習慣利用思考能力獲得成功,但他們可能會忽略一件事:採用另一種解決方法,有時候對情況更有益。舉個例子,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即便存在一些更有成效的解決方法,聰明的人還是會琢磨得太透徹(意思是說,他們不僅每次做決策時研究得太細,而且一旦犯了錯還會自責不已)。
解決方法
你要意識到,思考有時候會變成一種不健康的執着。有些時候,其他策略比思考還要有效。你可以嘗試休息片刻,讓自己腦筋重新轉得過來;與其事先進行詳盡研究,不如讓自己在執行的過程中學習。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錘子,你就會把所有的問題看成是釘子;要想避免這種思維,你就要學習一些新技能,以培養你的洞察力。最後,當你滿腦子都是負面思維的時候,你就要花幾分鐘的時間,從事一項需要聚精會神的活動(比如玩拼圖),這樣就能打斷這些思維。要想擺脫負面思維,這種策略非常有效,絕對讓你驚訝不已。
這五種模式當中,你最能體會到的是哪一種呢?你可以對它們進行排序。你的同事或者親友是不是好像中了這些圈套?不要感到羞恥,也不要審判別人,因為要想改掉這些習慣,這類思維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對你無益。如果你自己表現出了任何一種傾向,你就要知道,我在這篇文章中概述的解決方法不僅具針對性,而且也很實用;只要使用這些方法,即便是根深蒂固已久的心理模式,也都可以逆轉過來。
點擊閱讀本文英文原版內容
關鍵詞:自管理
愛麗絲·博耶斯(Alice Boyes)| 文
愛麗絲·博耶斯博士過去是一名臨床心理學家,目前是一名作家,著有《The Healthy Mind Toolkit》和《The Anxiety Toolkit》兩本書。
搬那度 | 譯 周強 | 編校

學會這4種策略,沒有什麼衝突是化解不了的

持續增長的企業背後,都有怎樣的領導者?

機器人的作用,是否被高估了?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聯繫方式
投稿、廣告、內容和商務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