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博雅名著精講

韋老師

博雅名著閱讀課主講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如果你讀過《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你會發現,整本書裡面沒有一個地方提到月亮,也沒有一個地方提到六便士,那麼「月亮與六便士」這個題目是怎麼來的呢?

01

「月亮與六便士」從何而來?

毛姆看到這樣的評論,覺得很有意思,乾脆直接把這個評論擬成了題目,作為這本書的書名。

月亮,我們都知道是什麼東西。六便士,是英國當年的一種銀色的硬幣,面值六便士,購買力大約相當於現在中國的一元硬幣,好像是當時的硬幣的最小面值。那麼「月亮與六便士」這個題目,意思我們是搞懂了,它背後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想想,月亮代指的是什麼?月亮往往都掛在高空之中,有一種高懸的理想之感。

而六便士就在我們的腳下,近在眼前,代表着眼前的生活。

所以這本書《月亮與六便士》其實要我們討論的就是高懸的理想與眼前的生活。

究竟是選擇高懸的理想,還是眼前的生活,你該如何做取捨呢?

把兩者放在一起比較,我們可以發現,高懸的理想有沒有好處?有。可以安撫我們的魂靈。

但是高懸的理想有沒有壞處?有。它會讓我們感到困苦,也感到痛苦。

注意,同樣是苦,有所不同:困苦更多的指的是身體上、物質上的困苦;而痛苦更多的指的是心靈上、精神上的痛苦。

並不是說你追求月亮、追求理想,你就一定能得到它,你在追求的過程中,必然要捨去掉一些東西,它會造成你的困苦;還有一種可能,是你根本就追求不到它,那這樣的話,會帶來更大的、更深層的痛苦。

你該如何抉擇?

我們來看斯特里克蘭的三段生活經歷。

02

斯特里克蘭的3次選擇

1、倫敦:禁錮與覺醒

第一部分是在倫敦期間。我描述這段時間是禁錮與覺醒。我們先來看一看斯特里克蘭被禁錮的時候。

我們從作者的描述可以看出來,一開始斯特里克蘭在倫敦的生活里,他是被禁錮的,他有一種矜持,他有一種麻木,他有一種不咸不淡、不冷不熱、不高不低的生活的平庸的調子。這是一個雖然擁有着穩定的工作、賢惠的妻子、可愛的兒女卻僵化了的中產階級符號。

那麼斯特里克蘭在他生活的某一天,突然發現了社會生活中迷失的自我,一個證券經紀人、一個丈夫和父親的外殼再也容不下這樣的自我,這個自我渴望把心靈里壓抑多年的原始幻夢表達出來,渴望實現自己,只做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一個自我在對於支票、賬本和人倫之樂中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四十年的斯特里克蘭,是一種非常非常沉重的負擔。為了讓自我從傳統文明的羈絆中脫落出來,他必須拋棄所有的世俗光環,他變得冷酷而不可理喻,他不在乎別人的目光,甚至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的畫。他也不回地踏上了追尋自我、實現自我的旅程。這便是斯特里克蘭的覺醒。

我們看到,這樣的覺醒它不是突然而成的。毛姆有一段很精彩、很精彩的比喻,他說:

這個蒼茫大海我們可以想見,它指的就是這個社會巨大的整體,把一個、一個個人吞沒在其中。轉折來了,

斯特里克蘭也是這樣踏上了他冒險的旅程。那麼他給自己的妻子留下了短短的一封信。

這封留給她妻子的短信,讓我想起以前在網絡上很火的一封辭職信,是中國的一個中學老師寫的辭職申請,就一句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們這樣一對比可以發現,斯特里克蘭比起這位中學老師,他有着對前面家庭的一些安排,這些安排其實就是四個字「一切如昨」,不要因為有我的離開有任何的改變。而這封辭職信,它好歹還有一個我離開的理由,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斯特里克蘭卻沒有在他的信裡面解釋任何理由,他只說了一點,「我已決定離開,我不會再回來。去意已決,不容更改。」

那麼斯特里克蘭的這種離開,給他的家庭一個巨大的打擊,大家非常不理解,一個如此幸福的中產階級家庭,為什麼在一夜之間突然崩裂。


2、巴黎:撕裂與抗爭

於是,斯特里克蘭從倫敦來到了巴黎,之後又在法國的馬賽。我給這段時期起的題目叫做「撕裂與抗爭」。

當他初到巴黎時,敘事者「我」在斯特里克蘭的妻子的請求下,來巴黎拜訪他,企圖找尋事情的前因後果。

當「我」回到了倫敦,把這一切告訴了斯特里克蘭的妻子時,她不敢相信,讓「我」再回倫敦。

等「我」再次回到巴黎,見到斯特里克蘭時,讓「我」非常吃驚:斯特里克蘭變得極其消瘦。「極其消瘦」就可以讓我們想見,在這段時間裡,他的生活應該是非常的拮据,連最基本的吃飯都無法保證。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巴黎見到斯特里克蘭的情景,但是「我」對他仍然沒有更多的同情,因為在那時的「我」心裡,他還是一個為了自己所謂可笑的理想拋妻棄子的一個自私的人。

可是,到後來「我」第三次見到斯特里克蘭的時候,他正命懸一線。書中這樣寫道:

可見,在斯特里克蘭生病的非常難受的時候,他的生活也是極度貧苦、極度簡陋、極度極度不適宜人生存的。「我有水」,他只靠着水和他房間裡面的這些繪畫的工具熬着,就像那一節快要燒完的蠟燭。那麼在巴黎的生活是這樣的。

在後期,斯特里克蘭在馬賽的生活更是非常的艱苦。文章中這樣說,「這回他們可嘗到了飢餓的滋味。」

所以我們看到,和原來的斯特里克蘭那種富足的、優渥的中產階級生活相比,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把自己作死,作到了吃不飽、睡不好、又冷、沒煙抽而且時常還要面臨這種疾病的困擾的境地。

但是生活的困苦是斯特里克蘭的痛苦嗎?不是這樣的。這本書的作者這樣來說,

「在我的印象里,斯特里克蘭在法國的這段時間,一直是饑寒交迫、東奔西走,但是我發現對於大多數人無法忍受的事情,他卻毫不在乎,他的卓越之處和大多數英國人不同,他完全漠視生活的舒適。他總是吃的津津有味,但是吃什麼,根本無所謂,對他來說,吞下的食物就是用來充飢,沒有吃的,也能挨餓。有六個月的時間,他每天只靠一個麵包、一瓶牛奶過活。挨餓受凍,這些在他看來都不算苦,他完完全全過着一種精神的生活,令人敬佩。」

所以,生活的困苦並不是斯特里克蘭的痛苦,因為他完全漠視生活的舒適。那什麼是他的痛苦呢?在巴黎和馬賽的這段時間,我們有理由相信,對於斯特里克蘭來說,他更大的痛苦是他在追尋自己的理想的時候,不斷的自我撕裂和抗爭。

我們發現,斯特里克蘭在整個的過程中,他最大最大的痛苦就是,他像是一個掉入水中的落水者,他必須去掙扎,必須去追尋,必須去和自我抗爭。

在巴黎和馬賽,生活的困苦並不是斯特里克蘭最大的痛苦,他最大的痛苦還是自己在尋找自己的夢想的過程中,那種撕裂和抗爭。很遺憾,這種抗爭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並未體現出來。為什麼?

因為作者是沒有辦法去看到斯特里克蘭作畫的過程的。在書中,「我」這樣寫道:

所以更大的痛苦還是自己在追尋理想、追尋天邊的月亮的時候,那種求而不得的痛苦。

最終,斯特里克蘭在巴黎、在馬賽還是沒有找到他想要的東西,因為他的為人和感受都與這裡的傳統不相容。他企望遠離一個文明社會的棲身之地,為了尋找這一片世外桃源,他從倫敦來到巴黎,又流浪到馬賽,最後搭上了去遠東的遊船,來到了塔希提,像逃避瘟疫一樣躲避社會生活的斯特里克蘭,把這個塔希提島視作遠離文明社會的綠茵。在這裡,他追尋自我,並且最終歸去。

3、塔希提:追尋與歸去

在塔希提的生活是斯特里克蘭最幸福的日子,我列舉幾個詞,大家可以想像:

事實上,這最幸福的日子,這遠離社會文明的日子,從另一面來看,也是一種痛苦的棲息地,它的物質生活條件並不好。在斯特里克蘭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一位醫生去為他進行醫治,他這樣描述塔希提:

那個地方使他渾身燥熱,椰果腐爛在地上,一片荒涼,灌木瘋長,原始森林有一種恐怖。斯特里克蘭的那種得了麻風病之後散發的甜腥的噁心味,聲音嘶啞,瞎了眼睛的痛苦,都使這一塊地方也成為了他痛苦的棲息地。

那麼這到底是一個天堂還是地獄呢?對一般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地獄,但是斯特里克蘭卻把它認為是最幸福的天堂。他最後繪製的那幅巨作,原文中說:

這屬於什麼?屬於天空中高懸的月亮。滿地都是六便士,他抬頭,看到了月亮。

03

「月亮與六便士」有何深意?

在知乎上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到底好在哪裡?有一個高贊答案,很簡單的一句話:

「有些難能可貴的東西,走近它,你就走近痛苦,遠離它,你就遠離幸福。」

我非常喜歡這個答案,這個答案一語概括了斯特里克蘭的一生:他走近了月亮,走近了痛苦;他不能遠離月亮,因為遠離它就遠離了幸福。

這實際上是斯特里克蘭這樣的藝術家們在不斷地審視自身和環境,去剝離掉那種群體對於個體精神的遮蔽。

他在不斷做的一件事,他在不斷地仰望月亮,事實上就是在不斷地實現個體對自身靈魂高貴性的一種認同,去實現不願苟且、不甘平庸的意志。

文中「我」講述了「我」的一個朋友一個醫生的故事,「我」代替那個醫生和斯特里克蘭發出了一種疑問:

小結一下我們這一講的主要內容。我們先討論了月亮與六便士的關係,那麼斯特里克蘭這個主人公在倫敦有着禁錮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好在他在這平靜的大海之中隱隱感到了不安,最終覺醒。

在巴黎和馬賽,他經歷了內心的撕裂和抗爭,完全漠視物質生活的這種簡陋的環境。在遙遠的塔希提,他不斷地追尋,最終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義,滿地都是六便士,他看到了月亮。

這本書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啟示就是:

月亮和六便士是兩種選擇,選擇時想要得到,就必然有捨去。所以你選擇什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這是一部關於選擇的警世小說,我們每個人也需要做出我們自己的選擇。

👇👇👇

名著精講

《月亮與六便士》

適合:12歲+青少年

從作者背景到思想主題
從人物塑造到寫作手法
20講音頻全面深度解讀
毛姆經典名著

點擊掃碼立即收聽👇

👇👇👇

博雅經典名著閱讀

閱讀理解範本式精講

總策劃

適合年齡

12歲及以上

收聽平台

博雅小學堂APP

點擊掃碼

選擇書目試聽👇

點亮「在看」,分享更多人

點擊原文,按需購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