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入社會的00後還在整頓職場,第一批90後已經為住進條件更好的養老院,存了好幾年錢了。還記得幾年前,對閨蜜說一句「你不嫁,我不嫁,養老院裡蹦恰恰」,還只是一種對老年生活的調侃和幻想。畢竟,與老一輩人不同,相比於「養兒防老」,那會兒的年輕人樂於討論「抱團養老」。與三五好友相約,一起安然度過晚年時光,既省心又有保障,誰看誰迷糊。比如,我對養老院的第一印象,就來源於在綜藝上看到豪華老年公寓那一瞬間的心動。2019年《我們的師父》節目裡,84歲的牛犇老師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寬敞的客廳、乾淨的飯廳、明亮整潔的臥室,集體活動的健身房……誰看了不說一句羨慕,老了之後,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對這種生活的嚮往也引來了無數段子手的創作欲望,這屆90後老了住進養老院會是什麼樣子?一三五打麻將,二四六跳廣場舞,周日和小姐妹去體院看帥哥。」詼諧搞笑的畫面背後飽含年輕人對「躺平」生活的嚮往,就在無數個搞笑養老視頻的誕生的同時,有人「當真了」。到了今年,90後們紛紛展開實際行動,探店養老院,還吸引了一群「雲體驗」的粉絲。一開始,我以為他們只是在為父母養老考慮,對比各個養老公寓的優劣。但認真觀察才發現,他們真的是在為自己40年後的老年生活做打算。短視頻平台上,壯年博主探訪三亞養老公寓的視頻,動輒點讚百萬——人均1500塊到3000塊一月的價格,在京滬頂多租個不帶獨衛的次臥。而這些越來越多的中高端養老公寓裡,這個價格能包三餐水電,還是葷素搭配、水果齊全的自助餐;左手一拐是花樣繁多的文體活動室,右腳一邁是配置齊全的醫院,更別提酒店式的一站式入住體驗了。「一個月3000塊,20歲住到60歲只要144萬」「給93年出生的本『老人』,留個雙人間,謝謝」……無數年輕社畜在評論區提問有無年齡限制,甚至算開了自己住40年到底需要多少費用,恨不得刷到視頻的第二天早上,就定最早的鬧鐘,坐早搬機飛進去。雖然……實際情況是,定最早的鬧鐘,衝進早高峰最擠的地鐵。2020年,清華發布的《國人養老準備報告》顯示:「超七成90後開始考慮養老」。相比於70後、80後,養老問題提前進入這代人的規劃。「我在你這個年紀都二胎了,你現在連個對象都沒有。」父母催婚的字字箴言猶言在耳,很多沒有對象、沒有孩子的打工人,剛邁過而立之年,卻開始真情實感考慮養老問題了。「一年存75萬,只為35歲退休養老」,是深圳某大廠員工張超的真實心聲。他的目標十分明確,入職第一年,就許下了「早日攢夠養老錢退休」的願望。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同事的一一離職讓他感到恐慌。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不知道被「畢業」哪一天就輪到自己頭上。所以他只能拒絕一切社交活動,瘋狂攢錢,做好到35歲就被裁的準備。不僅是「裁員」這座搖搖欲墜的大山壓在心上,健康狀況堪憂也是打工人的職場難題。即使工作能堅持到35歲,很多人也沒有信心自己的身體堅持996到35歲。周一到周六和同事一起並肩徹夜加班,周日則並排到醫院理療。久坐引起的腰椎病、頸椎病、痔瘡,熬夜引起的失眠、脫髮,飲食不規律引起的腸胃炎……這屆社畜共通病越來越多。換句話說,90後這麼早就開始嚮往養老公寓的生活,可不單純是大家怕累想輕鬆。而是連軸轉工作帶來的身心壓力,讓人們不由得產生對一種有安全感、有托底生活方式的嚮往。畢竟說殘酷點,逐漸成長為社會中流砥柱力量的90後,抵禦風險的能力卻沒有同頻增長。上一輩人在而立之年,大多數已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居所,家庭生活和諧穩定。但90後逼近而立之年,不僅要隨時面臨不穩定的職場環境,攢了十年的工資卻只有首付的零頭,更不必說為隔三岔五治療小病大病的費用。新一代人極度缺乏安全感,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缺少為其托底的依靠。於是人們開始為未來找保障的年紀越來越小,「養生」不再是屬於中老年人的專用詞彙。保溫杯里泡枸杞、艾葉熱水泡腳,邊敷面膜邊熬夜,朋克養生被90後拿捏的淋漓盡致。還有一個重要的體現是:保險也被90後納入對生活的計劃範圍內。在網上隨便一搜,無數的大城市打工人都在感嘆「買包買手機,不如買保險」。每天都要在電腦前坐上十個小時的小方,畢業5年來已經給自己配置了不下10份保險。從幾百塊的意外險到一萬多的重疾險,儘管每年交保費的時候都要心疼幾天,但下次看見合適的險種還是忍不住下單。面對「是不是想太多」的質疑,他們的理由也很實在:用不用的上暫且不說,至少能圖個心安。每一次在保險上花錢,都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巨輪又加了一塊「壓艙石」。畢竟,如果你問90後對未來最擔心什麼,「不可控」這三個字遠比任何具體問題都更讓人寢食難安。如今越來越務實的年輕人來說,相比表面好聽的漂亮話,保險單上那些看起來條條框框、冷冰冰的協議和條款,帶來的卻是真實的溫暖。
《非誠勿擾》劇照在騰訊視頻剛剛收官的王牌節目《怎麼辦!脫口秀專場》中,擅長音樂脫口秀的王勉和搞笑天才「爆梗王」徐志勝組隊吐槽看病煩惱。從地下走上台前的這些脫口秀演員格外懂得年輕人的心酸,理解打工人的內耗,擅長用巧妙的藝術手法表現出年輕人的真實焦慮。王勉和徐志勝兩位打工人「嘴替」擔當,就一頓輸出了年輕人對健康的煩惱,以及選擇保險的考量——交完房租、水電、煤氣等一筆筆費用,去除生活費,工資卡餘額所剩無幾。僅僅二十幾歲的身軀已經大小毛病不斷,一看報告,心肝脾肺腎,到處是問題。「不要讓我的爸媽緊張,所有問題我都能自己扛」,但只靠自己總有扛不住的那天。因此,有一份為健康托底,為養老托底的保險至關重要。不管是給家人提前準備一份保障,還是給自己準備一份安心。市場上魚龍混雜的保險選擇,傳統保險行業無孔不入的推銷習慣,都已經無法適應年輕人生活習慣。當後知後覺的爸媽們還在把保險行業與「穿着套裝、巧舌如簧的推銷小妹」畫上等號,很多年輕人早已主動出擊,了解和選擇更適合自己、更安全快捷的保險平台。比如,針對這些痛點和焦慮,王勉和徐志勝都選擇找騰訊微保來幫忙。在職場不要焦慮,在醫院體檢也不用害怕,騰訊微保幫你風險兜底。顧名思義,「騰訊微保」是騰訊官方的保險代理平台,也是微信服務里的保險幫手。入口路徑可靠便捷,無需下載,微信服務里(我的-服務-保險服務)隨時可以打開,找懂保險的騰訊微保幫你選。尤其是對於閒暇時間很少的打工人來說,光是辨別和選擇花樣百出的保險,就會耗費很多精力,更別提保險小白了。但不論你的需求是財險、壽險、意外險還是重疾險,或者壓根不知道自己該買哪一種、到底怎麼配。點擊下方小程序卡片進入騰訊微保界面,騰訊微保都會給你想要的答案。當可靠的保險不再遙不可及,動動手指就能收穫微信服務里騰訊提供的官方保險服務,誰能拒絕這份滿滿的安全感呢?在無處不在的惶恐中,保險已經成為了年輕人抵抗生活不確定性的首選「武器」。點擊視頻,收穫王勉、徐志勝爆笑表演,關注身體健康,提前為養老做好兜底準備。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