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zxrsnet
孔子曰:「百行之本,忍之為上。」
人活着,不可能隨心所欲,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學會「忍」。
生活,總會有不如意,若不懂忍讓,處處計較,只會引來是非,讓自己活得更累。
吃虧養德,忍耐養心,要學會以「忍」處世,凡事忍過去,你就贏了!

兒女之事
忍住,別插手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界限並不是疏離,而是一種成長。」
忍,不是疏離,也不是隔閡,而是對彼此的一種尊重和保護。
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兒女的付出與關懷。
父母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和精力,只為了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兒女。
而子女在成長中,會逐漸脫離父母,這是每個人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當兒女長大成人,有了家庭,父母就要學會放手,不要過多干涉。

作為父母,如果對兒女的生活過多干涉,只會引發家庭矛盾,兩敗俱傷。
父母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有些事,兒女註定要自己面對。
彼此保持適當的距離,兒女才能獨立經營自己的生活。
唯有父母捨得放手,忍住,不要過多插手兒女的事,兒女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夫妻之事
忍住,別爭吵
《聖經》里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是恩慈。」
生活就是一地雞毛,柴米油鹽總會慢慢磨平很多東西,包括感情。
天下沒有不合適的夫妻,只有不會經營感情的夫妻。
夫妻二人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難免磕磕碰碰,發生矛盾和分歧。
爭吵在所難免,但凡事要適可而止,也要學會互相包容和忍耐。
不管發生什麼樣的爭執,互相遷就,彼此包容,才能繼續維持這段感情。
如果雙方都不甘示弱,那只會導致矛盾越來越深,最終難以挽回。
感情的世界裡,並不是一定要分出勝負,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傷害。
唯有夫妻彼此包容,忍住,儘可能的避免爭吵,家庭才會和睦,福氣自然來。

親友之事
忍住,別計較
作家亦舒說過:「做人要含蓄點,得過且過,不必斤斤計較。」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相遇,能夠成為親友,是緣分,更是福分。
人與人總是在慢慢磨合中好好相處,多一分隨和,才不會傷害彼此的和氣。
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都不要因為一時計較,壞了這來之不易的緣分。
做人做事不肯讓步,從不給自己和他人留餘地,計較算計,只會平添苦惱。
對於親友的過錯,不要過多計較,不為難他人,也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一旦開始處處計較,便會將人性的醜陋暴露無遺,終會失去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在發生矛盾和衝突時,如果不涉及到原則問題,不妨忍一忍,互相讓步。
與其事事清醒,斤斤計較,不如偶爾糊塗,多點包容。
唯有親友謙恭禮讓,忍住,不要太計較生活瑣事,心態坦然,快樂自會相伴。
▽
《菜根譚》中有云:「忍得一時之氣,可免百日之憂。」
忍,不是退縮,也不是怯懦,而是一種審時度勢,避免爭鬥的大智慧。
與其事事相爭,不如忍一忍,學會笑着讓步,真誠地愛着,也不失為一種富有。
點亮【在看】,轉發給身邊的朋友,餘生願你我遇事能忍則忍,可讓則讓,一生平安無憂。

作者:哲學君·唯康,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數百萬人關注的微信大號,反思人生的問題,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靈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樂。一星期一本書經授權發布。
主播:亞楠,資深媒體人、文旅項目推廣大使、老闆飯局策劃人,公眾號:二三故事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