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語:營收和利潤暴增,拼多多是如何成為品牌上行新陣地的?

隨着用戶信任和粘性的增加,拼多多前期通過百億補貼所建立的品牌心智已經走向成熟。

8月29日,拼多多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營收和淨利潤大漲,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二季度互聯網及電商板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時刻,拼多多成為品牌打響銷量「翻身仗」的關鍵。根據拼多多此前披露的數據,拼多多在618期間迎來強勁反彈,手機、家電、美妝、日化等行業均實現同比翻倍增長。其中,手機行業全品類同比增長148%,家電全品類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03%,美妝行業全品類銷量同比增長122%、日化行業全品類同比增長110%。通過新的品類,拉高了平台的交易額增長,繼而提升了整個平台的收入。

拼多多發布了最新財報,2022年二季度營收314.40億元,同比增長36%,遠超市場一致預期的236億元;品牌的入駐也提升了拼多多整體的毛利率,非GAAP淨利潤為107.76億元,去年同期的41.25億元。

作為某華爾街基金的顧問,多次問到了怎麼看拼多多的估值。拼多多向上的空間在於能否徹底超越淘寶,向下的空間直接算利潤就可以了。拼多多年營收過千億,淨利潤率做到50%也不難,控制市場費用補貼就可以了,12倍PE,也是千億美元的估值水平。

業績一覽

拼多多Q2營收為314.40億元,同比增長36%。

網絡營銷服務及其他業務的收入為251.73億元,同比增加39%。交易服務收入為62.16億元,同比增加107%。商品銷售收入為5070萬元,同比下跌97%。

總運營費用為147.81億元,去年同期為131.51億元。其中,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為113.43百萬元,同比增加9%,主要由於推廣及廣告活動開支增加所致。一般及行政開支為8.26億元較同比增加90%,主要由於員工相關費用增加。研發費用為26.11億元同比增長12%。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員工人數的增加和更有經驗的研發人員的招聘。

本季度營業利潤為86.97億元,同比增長335%,去年同期的19.98億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88.96億元,同比增加268%,去年同期的24.15億元。歸屬於普通股東的非GAAP淨利潤為107.76億元,同比增長161%,彭博一致預期經調整淨利潤41.95億元。去年同期的41.25億元。

營收暴漲36%,拼多多成為品牌新高地

營收暴漲的背後,是拼多多被品牌和用戶堅定的選擇。

二季度在全國疫情反覆的衝擊下,經濟發展陷入低迷。上海作為全國的製造中心和經濟樞紐,疫情爆發後,製造行業在四月和五月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供應鏈中斷,工廠停工停產,導致很多品牌無法按時交付,存貨積壓。隨着疫情的好轉和618的到來,品牌急需一場「翻身仗」,來快速彌補疫情下流失的銷量。

但宏觀經濟發展緩慢、疫情、收入下滑等諸多因素使得消費者對未來的信心減弱,理性消費時代來臨。上半年非必需消費品下滑,生活必需消費品增加。消費者開始了精打細算,紙製品、洗衣日用等消費品成為囤貨新選擇,對於電子和家電產品能省則省,必須購買時也一定要貨比三家。

拼多多由此成為品牌和用戶的新選擇。對品牌而言,一是拼多多擁有8億多流量,是全網最大的用戶規模。急需增長的品牌,必然不會放過如此多的流量曝光。二是拼多多更高效的流量的匹配機制,也能很好的助力品牌恢復增長。目前平台上自營商品占比非常小,拼多多在流量匹配上能更加公平,一視同仁。低價、好用取代是否自營成為推薦的唯一標準。這樣簡單高效的貨找人的模式,激發用戶下單意願,拼多多的用戶粘性在電商中遙遙領先。

對消費者而言,拼多多的百億補貼的全網最低價已經占據了心智,成為理性消費時代下的最優選。同時二季度在囤貨積壓的情況下,為維持周轉,品牌願意讓利消費者,提供低價優質的商品。商品豐富度增加,吸引消費者下單。為應對疫情,拼多多也在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上做出努力,用自身的履約能力,盡力保障商品送達。拼多多的農貨節,滿足了消費者對農產品這類必需品的需要。拼多多通過性價比更高更豐富的產品,攻入了五環內用戶的心。在疫情嚴重的二季度,拼多多迎來了供給和需求的全面爆發。

8月21日,拼多多正式啟動第四屆「超級農貨節」,全面推動「南果北糧」直連全國大市場。

在618期間,為提振消費,助力製造業度過難關,拼多多特別推出了「品牌專場」。首批就有500家品牌報名並開設官方旗艦店,其中有美的、西門子、蒙牛、聯合利華等,全面覆蓋了3C、家電、美妝、服飾等多個品類。基於商家和用戶的信任,拼多多全域消費在618期間迎來強勁反彈,手機、家電、美妝、日化等行業均實現同比翻倍增長。其中,手機行業全品類同比增長148%,家電全品類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03%,美妝行業全品類銷量同比增長122%、日化行業全品類同比增長110%。

流量推送高效、用戶粘性高,拼多多成為品牌方上行的新高地。高客單價的商品增加,帶動平台實現穩健增長。二季度廣告收入為252億元,同比增加39%。佣金收入為62億元,同比增加107%。我們認為經濟放緩和國內疫情反覆的趨勢還將持續,拼多多的渠道優勢還將繼續發揮,會繼續吸引更多品牌入駐。

拼多多和國內外品牌終於實現了雙向奔赴,同時也滿足了理性時代的消費者。品牌、平台、消費者三者共贏。

利潤增長1.6倍,百億補貼築建護城河

拼多多利潤的翻倍增長,也是除營收之外利潤的第二大亮點。非GAAP淨利潤為107.76億元,去年同期的41.25億元,同比增長161%。利潤大漲的最大因素是毛利率提升。二季度毛利率達74.7%,去年同期為65.7%。

拼多多早期的投入,已經構建了堅固的護城河。海豚智庫認為,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品牌化推動毛利率提升,百億補貼已經在商家和用戶群建立起心智,從早期平台補貼,到現在越來越多品牌/商家主動參與進來。拼多多從下沉市場出發,抓住了消費者對低價商品的需求,最初更多以白牌商品為主。白牌商品客單價低,平台得到的抽傭和廣告較少,很難保持營收高速增長。所以品牌化是拼多多的必經之路,百億補貼也由此誕生,通過大牌低價抓住了用戶的需求,主要涵蓋手機、3C數碼、家電等品類。

早期的百億補貼,更多依賴平台自己燒錢。但隨着用戶的信任,國內外品牌的逐漸加入,百億補貼成為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平台不需要貼補更多,商家的補貼和營銷力度逐漸增加。品牌的客單價高,廣告預算更充足,有效的拉動了拼多多收入增長。同時拼多多對業務補貼減少,營銷費用下降,整體的毛利率和利潤率大幅提升。

二,社區團購轉向精細化運營。二季度,社區團購整體吃到了疫情的利好,多多買菜也不例外。消費者被迫封城,買菜也成為頭等大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供不應求。多多買菜通過履約網絡輸送到被封困的社區,抗疫保供也迎來了自身的訂單量上漲。

疫情只是短暫的幫助了社區團購,巨額的補貼拖垮了多家友商,上半年行業整體處於收縮整頓階段。京喜拼拼、美團優選陸續撤城,多多買菜也轉向精細化運營,退出了部分網點。拼多多主站用戶人群和追求低價的社區團購人群相匹配,給多多買菜提供流量的支持。其他競爭對手收縮之後,多多買菜虧損也相應減少,向盈利邁進。

三,自營業務的收縮和成本費用控制有效。此前拼多多為完善品牌豐富度,短時間內開設自營,但隨着平台上品牌的不斷增多,自營業務功成身退。這項業務的收縮也使得,平台自身負擔的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

結合費用端來看,在營收上漲36%的同時,費用端僅上漲12.4%,這表明拼多多自身成本費用控制能力顯著,降本增效策略取得顯著進展。拼多多還處在商業化早期,未來必然會加大投入,尋求業績增長。拼多多也受到直播電商的競爭,近期也在布局美國,發展跨境電商。這些都需要投入,二季度利潤暴增趨勢可能無法持續。

「現階段我們處於成長期,需要不斷抓住關鍵的機會,並且做出對應規模的投入。上個季度,特別是前半部分,其實我們團隊的投入被動減少,短期來看可能會帶來不錯的財務數據,但長期來看影響到了我們平台的整體競爭力。因此我們認為要立足長遠,投資未來,專注於在農業和科技研發方面的長期投入。」拼多多CEO陳磊表示,「上個季度的盈利能力受到一些短期 或一次性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消費復甦和用戶參與度的提高,但是競爭格局還在加劇,我們受到了項目推遲和業務相關的費用的降低都帶來短期的利好。所以這個季度的盈利並不能反映長期的趨勢。」

拼多多迎來估值重塑時刻

拼多多憑藉百億補貼、高效的流量匹配機制、主站最大的用戶規模,成功吸引了品牌入駐,帶動了平台貨幣化率和ARPU的上漲。拼多多已經成為品牌上行的新陣地。

受中概股事件和通脹等經濟形勢的影響,拼多多的股價也被錯殺。財報發布後,拼多多股價上漲14.7%,股價最高達到72.19美元,近半年來最高。也體現出市場對拼多多的看好。

國金證券通過分布估值法研究表明,拼多多的合計估值在972億美元。截至8月29日收盤,拼多多總市值僅為835億美元,被持續低估。交銀國際財報後也再度上調拼多多的目標價格,繼續給予買入評級。

於國內的電商大平台來說,盈利並不難,難的是超出預期的收入和利潤雙增長。對拼多多來說,在國內市場過於激烈的市場,可拓展用戶空間有限。能夠走多遠,還要看國際化做的怎麼樣,這是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的一件事情。

海豚社——新消費新國貨第一社群


溝通、合作掃描下方二維碼

如果覺得內容不錯,請點擊一下「在看」,

或者,把它轉發分享給需要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