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麼時間讀博這件事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過,微軟亞洲研究院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前輩們的看法,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本科畢業後如果想學得更多一點,讀碩士當然是有好處的。但博士實際上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去讀的。如果只是說成績優秀或者為了以後有個好工作,我認為這都不是充分的理由。讀博士並不意味着在該領域成為了一個專家,而是培養獨立發現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的能力,所以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博士。同時,找到一個你認為能夠真正幫助你提升的讀博環境也很重要。畢業後找工作時,最終還是看能力,而不是學位,至少微軟亞洲研究院是這樣的,本科生我們也會聘用。不論有無博士或碩士學位,都不是界定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充分條件。只要自己努力進取,沒有博士學位,也可以做很好的研究。同樣,如果停滯,那麼即使有了博士學位,也做不出什麼成果。有些用人單位確實會對博士和碩士有不一樣的期待,他們可能會委派博士多從事研究,而碩士多從事工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碩士,想從事研究,而你所在的單位,不能提供給你很好的研究環境和職業發展路線,那麼,就應該考慮去攻讀一個博士學位。但有些用人單位,比如微軟亞洲研究院,有很多碩士在從事着研究工作,他們和博士做的研究無異。這是因為微軟研究院為願意從事研究並具有優秀研究素養和潛質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氛圍,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研究能力。是「直接博士畢業」還是「工作後再讀博」,對個人來講,需要權衡決定。如果你碩士畢業前,就發現自己很喜歡研究,而且你可以找到本校或者外校優秀的博士導師及團隊,那麼你應該繼續深造讀博。如果你沒有多少研究興趣,或者也找不到你認可的博士導師,那麼我認為不要逼迫自己非要讀博。你可以選擇去工作,歷練自己的工程能力、搜集發現的問題,並試圖解決,激發自己的研究興趣。這樣過幾年,你再選擇一位優秀的博士導師,這時你是帶着問題,有備而來,會有很強的目的性和自驅力。「工作後再讀博士」我個人認為並不是最理想的方式。據我所知,很多工作後讀博士的人會選擇非全日制的方式,要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因此專心在研究上的時間和投入都會相對較少,個人還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除非有特別紮實的基礎和非常優秀的導師指導,否則很難在一個研究領域做出真正頂尖的研究成果。技術的進步是永不停止的,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需要不斷學習最新的研究成果。否則,即使在博士期間掌握了很多前沿的知識和技能,如果不持續更新,那麼也很快就會落後甚至被淘汰。因此,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終生學習的心態並付諸行動,至於是否讀博士以及什麼時候讀博士相對來說是次要的問題。在我看來,博士和碩士都涉及了研究性質的學習過程,區別在於在某個領域的深入程度,所以在職業發展中,博士生繼續在某些領域做研究工作更加順理成章,也更有基礎。職業道路很長,學歷可能會影響剛工作時的起點,但不會影響晉升的道路,未來的發展前景,更多是被努力和未來的選擇所影響。對於工程路線的同學是否需要讀博這一問題,我也有博士同學畢業後做工程,甚至我認識的一個美國博士生畢業後回到了農場。博士更多的是訓練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對學習、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是一種提升,如果對學術有一定追求的同學,不要被工作方向限制了自己的選擇。工作後讀博可能會更清楚為什麼去讀博以及讀博的目標,和直接博士畢業在讀書年齡、心理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差異,但是在未來很長的工作道路中還是能力和態度決定了更多東西。讀博與否僅僅取決於自己的興趣,學術理想與個人追求。在我們這屆哈佛MIT的新生群認識了很多工作過,創業過甚至已經讀過一個博的人,繼續選擇讀碩,讀博,對於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而不是別人的眼光或者現實的利益。如果把讀博作為一種追求現實利益的手段,其性價比是很低的,沒有純粹的學術追求就選擇讀博,讀的時候會很痛苦,同時也很難讀的好。所以個人建議就是,真的認清了自我,確認了自己的出發點是追求學術,就去讀博,不論是剛畢業還是工作了幾年,如果堅定不了自己的認知,做不好犧牲很多現實利益的覺悟,趕緊離開學術,學術圈真的不是一個可以幫你獲得最大利益的地方。先寫自己的答案,先工作幾年,或許你讀博的熱情已經消失殆盡,沉迷於家庭和工作的壓力下,你可能已經把讀博的念頭深深埋在心裡或者徹底忘掉。首先明確一下自己為什麼讀博,總結起來無非以下幾個原因:1、找到更好待遇的工作。這個原因無可厚非,畢竟現在本科畢業生已經是大白菜了,而碩士研究生也已經滿大街都是了,博士起碼在國內比例還沒有大街上都是的地步。找工作相對容易一些,而且在中國大多數企業唯學歷論的情況下,待遇要比同時進入的碩士、本科薪水要高一點。但讀博是一個修行,修行好的人碩博連讀5年不到就能畢業,到時候年級也不過27歲左右。正是青春好年華。未來發展的道路也很光明。而有些博士讀了個三五年都不能畢業,到時候30多歲,年紀的價值是隨着時間的變長而衰減的。所以讀博趁年輕。工作後幾年再讀博士,畢業也要35歲以上,年紀價值逐漸歸為零,除非原單位讓你讀,而且讀了以後也可以回原單位。否則,飯碗都要沒有了。2、為了研究興趣而讀博。很高尚的想法,但敵不過現實的殘酷,中國高校或研究所在博士的待遇問題上給的標準太低了。好多高校或科研單位還在停留在一個狹隘的思路。一個博士生的研究不是給自己帶來提升那麼簡單,給高校這個專業都會一起提升。而在國內,博士生,他就是一個學生,只有索取,沒有回報,這是好多高校和研究所目光短淺的地方。同時在教育方式上採用這種觀念也交不出好的博士。現在好多企業都意識到了,但高校和研究所還在為課題、職稱、派別爭得頭破血流,沒有時間思考這些問題,這是國內博士教育最大的悲哀。博士學位是對你專業水平的認可,我見到過好多博士一路讀下來,也見到過工作幾年去讀博士的人,大抵結果是兩種。一路讀下來的博士到了工作,發現自己融入一個企業是個難題。而工作幾年去讀博士然後回來的,年紀太大,就一直呆在企業里(特別是國企),默默無聞。當然也有個別好的工作後讀博然後工作事業開始起步,搞得有聲有色的人,那些人的機遇可遇而不可求。1.取決於專業性質一般來講,社會科學最好先工作幾年了解社會,自然科學研究往往需要保持連續性2.取決於個人財力沒有任何財務壓力可以先讀博,需要養家的話先工作好一些3.取決於工作性質和讀博的比較工作機會有好壞之分,讀博條件也有優劣,包括獎學金,導師情況。最後,根本還是看你自己人生的目標、興趣以及你的性格是否適合搞研究。如果特別喜歡學術研究,就不要到社會去耽誤時間。人最寶貴的研究時間就那麼幾年,到社會上溜達一圈對你研究沒有太大幫助。建議你一氣呵成接着讀博士生從知識的銜接來看,讀完研究生直接去讀博士生,而不是先去工作幾年,你會從研究生的知識及理論基礎上,直接的進入博士生的學習。它讓兩者的知識銜接十分緊密,它會讓你在讀博士生能夠勢如破竹,更容易完成博士生學習。從知識的含金量來看,博士生和研究生之間的知識含金量,明眼人都看得明白。簡單的舉個例就是各大城市在招納人才的時候,研究生與博士生進入城市人才庫,博士生所得到的薪酬;安家費等等要比研究生高出一大塊頭。要看自身的需要,比方說經濟條件一些人讀完研究生接着就放棄繼續讀博士生,投身到緊張的工作中。這裡面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方面,當然是自身的需要比方說經濟條件。可能是最大的原因,讀完研究生年齡也就不小了,如果再接着讀博士生,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支撐,可能比較吃力。還有一個方面,也就是讀完研究生接着去工作,有可能是想把在研究生階段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跟現實的工作結合起來,按照一句老話說,從「干中學」,在工作中在鞏固知識、積累經驗,再去攻讀博士生。同時進行難道不可以嗎?當然是可以的,但是這樣必定會分散許多精力,其實我是不贊成的,因為跟你競爭的同學還有很多,他們都在認真的準備,他們有參加過多次的考試的師兄師姐,也有往屆的師兄師姐,也有自己的老師,等等,所以我們在備考和找工作同時進行我們的精力和時間就大大分散了。我當時備考的過程中也找過工作,但是我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去找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備考,其中有兩個星期去了一家醫院試工,在試工期間帶好了複習的資料,不過在醫院特別忙根本沒有時間看書。我的想法是如果碩士畢業能找到一家不錯的單位,我不會選擇考博和讀博。因為已經讀書很長時間了,接着再讀個幾年,已經感到心身疲憊,而且在讀博期間除了微薄的學業補助,沒有更多的經濟來源,而自己的年齡已經是越來越大,到了該成家立業改掙錢孝敬爸媽的時候了,繼續讀書無疑是家裡的一個負擔。我爸媽就一直希望我早一點畢業參加工作,早點掙錢貼補家用。當然這個也是跟個人和家庭有關,不過通過跟一些同學交流,還是很多同學都贊同我的這些想法的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
推薦閱讀:
1、PDF閱讀編輯軟件,含OCR功能:PDF-Xchange editor 9.0
2、邢其毅版:一套完整有機化學教學課件,涵蓋有機化學全部課程(PPT/784頁)
3、Origin Pro 2021 中英文永久免費用!
4、工藝優化研發手冊
5、晶體生長方法綜述
歡迎大家加入「二知了資訊交流2群」。如果想入群交流,可以掃碼或者加小編微信Summereight,告知想要加入群,小編拉你進群。

誠信邀請:技術交流、課題組宣傳、項目組以及企業技術、會議、招聘信息發布,我們願意為你誠信服務! 聯繫郵箱:erzhiliao@126.com。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