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提示:通過本訂閱號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客戶中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參考。因本訂閱號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並非中信建投客戶中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您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1、 宏觀:基建穩增長和穩基建增長——論重提跨周期調節的必要性
2、 醫藥:美股生物科技啟示:乘技術之浪潮,建產品及體系
3、 海外:中美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中概股退市風險弱化
首先看一下宏觀團隊觀點:
預算內投資是基建投資的基本盤,整體占比達23%左右。從今年以來一般公共預算對基建的支持,可以概括為「力度大」和「抓節奏」。從絕對力度上看,當前財政對於基建類支出的資金支持增速在7%左右,整體高於財政支出當前累計同比增速6.4%,儘管有二季度疫情的干擾,當前財政支出增速離兩會時確定的8.4%仍有距離,但考慮到財政收入已經承壓,仍能保持如此高的支持力度已然不易,判斷今年四季度仍是季節性的財政支出大月,可以部分對衝下半年基建資金不足的問題。
今年專項債發行規模大,節奏快。本輪新增5000億專項債額度最終花落誰家還未可知,我們預計仍然是李克強總理點名提到的五個「經濟大省」和傳統基建大省承擔更多發行任務。從目前各省的限額剩餘額度看,北京、上海河南、江蘇、福建等省仍有較多額度可以運用,五個經濟大省的限額合計空間也約有7000億元左右規模,基本可以覆蓋5000億的發行目標。
在地方化隱債和財政收入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今年城投融資放量可能性較低,對基建投資的邊際貢獻也正在降低。地方政府在稅收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大幅縮水的情況下,只能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操作,政府性基金基本無力覆蓋地方更多項目的開發需求,雖然根據央行23條的要求,「保障平台合理融資需求」的政策信號基本意味着施壓的邊際緩解,但從當前的政策信號釋放角度觀察,區域基建投資對城投債資金的依賴程度正在下滑。
根據我們的測算,基建的資金增速大致領先基建投資增速6-8個月,當資金和項目的「水和面」配合良好,則滯後期大致在6個月左右;但如果出現「資金多、項目少」或者「項目多、資金少」的情況,則意味着資金傳導不暢和滯後期延長。儘管在當前增量政策頻出的背景之下,資金增速在下半年仍然有逐步回落的趨勢,這勢必會導致明年基建增速的邊際下滑,可能出現增速逐步下滑至3%-5%區間的情況,對明年初穩增長的態勢不利,對跨周期調節提出更高要求。
再來看一下醫藥團隊觀點:
美國生物科技經歷三十餘年發展,高回報和高風險並存。部分公司IPO後獲得數十倍回報,指數(XBI)回報率亦顯著高於標普500及大型藥企指數(XLV)。然而,對2004年-2018年間通過納斯達克IPO上市的424家生物製藥樣本公司進行統計,仍舊存續的有225家,占比53.1%,存續企業市值小於1億美元的有84家,占比達到37.3%;而市值超過50億美元的僅有9家,占比4%。
生物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引領行業發展,創新是不變的主旋律。自上世紀70年代重組基因技術問世以來,生物科技行業發展迅速,各類創新藥的背後是技術快速的進步。從重組基因藥物到靶向治療,從抗體到ADC,近年來GCT等技術也開始飛速發展。
回顧Biopharma成長之路,產品、體系、合作、戰略缺一不可。第一三共完成合併後,經歷不斷嘗試找到了Enhertu,在ADC領域迎來創新藥轉型的機會。安進、吉利德憑藉優秀的產品組合推動公司成長,積極收併購拓展公司研究管線和發展方向,從一眾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完成自己從Biotech到Biopharma的升級。再生元堅持技術創新,搭建專有技術平台,積極與各大藥企展開合作,經歷了20年才推出第一款產品但依然順利發展壯大。
Biotech後起之秀,憑藉新產品、新平台嶄露頭角。成立於2002年的Alnylam在RNAi領域成功突圍,憑藉優秀的RNA遞送技術在同類公司中取得領先。與諾華合作的長效降脂藥Inclisiran2020年12月獲得歐盟批准上市,不僅推動了心血管領域長效療法的發展,也同樣標誌着把RNAi技術的應用從罕見病/遺傳病推至慢病領域。
比較國內外藥企發展環境,我們依然看好產品型、平台型公司。相比海外藥企,國內藥企在工程師紅利、臨床成本、政策環境等方面都更有優勢。平台型的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經過十來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產品型企業傳奇生物的CAR-T產品達基奧侖賽憑藉出色的臨床效果也在海外開始迎來收穫期。
最後看一下海外團隊觀點:
8月26日,中國證券會和財政部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將於近期啟動相關合作,就相關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日常執法做出安排。合作協議的簽署是中美雙方監管機構在加強審計監管合作這一共同關切問題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在美中概股退市風險有望得到緩解。
我們認為,此次合作是解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問題上邁出的關鍵性一步,對後續合作具有基礎性作用。協議達成雖為重大性突破,但還需關注協議後續執行成果。若取得實質性進展,在美中概股退市風險將有望得到緩解,企業赴美上市浪潮有望恢復。
中概股的未來:我們認為在當前時間節點看,回歸仍為大勢所趨,二次上市和雙重主要上市或成主要回歸路徑。
以上是今天重點推薦的內容,祝您投資順利。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免責聲明:
本公眾訂閱號(微信號: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官方唯一訂閱號。
本公眾訂閱號所載內容僅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任何不符合前述條件的訂閱者,敬請訂閱前自行評估接收訂閱內容的適當性。訂閱本公眾訂閱號不構成任何合同或承諾的基礎,本公司不因任何訂閱或接收本公眾訂閱號內容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本公司的客戶。
本公眾訂閱號不是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載內容均來自於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或對報告進行的跟蹤與解讀,訂閱者若使用所載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了解而對其中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誤解。提請訂閱者參閱本公司已發布的完整證券研究報告,仔細閱讀其所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
本公司對本帳號所載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時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本帳號資料、意見等僅代表來源證券研究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研究觀點可依據本公司後續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帳號資料意見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觀點。
本帳號內容並非投資決策服務,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構成對接收本帳號內容受眾的任何投資建議。訂閱者應當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訂閱者根據本帳號內容做出的任何決策與本公司或相關作者無關。
本帳號內容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許可,任何機構和/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複製和發布相關內容,且不得對其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除本公司書面許可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侵權。版權所有,違者必究。